一、適用范圍
凡在我市境內發生的臺風、冰雹、暴雨(含雷擊)、大雪、大霧、嚴寒、高溫(35攝氏度以上)等自然災害適用本預案。
具體分為
Ⅰ級事件:是指學校所在區域內的人員和財產可能遭受重大損害,對本地區的教學秩序產生重大影響的自然災害。
Ⅱ級事件:是指對學校的人員和財產可能造成較大損害,對學校的教學秩序產生嚴重影響的自然災害。
Ⅲ級事件:是指對個體可能造成的損害,對學校的教學秩序產生一定影響的自然災害。
二、組織體系
學校(幼兒園)應成立由“一把手”負責的學校預防應急極端氣候災害工作領導小組,設通信聯絡、校園巡查、人員疏散、事故搶險、物資保障、傷者救護、信息發布等若干行動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學校的防控工作。根據當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預防工作預案制定本校的防控工作預案;健全防控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明確職責,責任到人;督查學校各部門落實防控措施情況,并做好學校防控物資準備工作。配合區相關部門做好處置工作;統一信息發布口徑,及時向教育行政部門、地方政府等有關部門匯報學校災情。
三、處置程序
(一)獲得極端天氣預報后的應急反應
在當地氣象局極端氣候預報和當地政府發布災害天氣通報后,預報區域進入預備應急期,預備應急反應主要包括:
1.應急領導小組及行動小組集結,布置應急措施,保持通信暢通;
2.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督促檢查搶險救災物資的準備工作;
3.向師生提供準確的氣象信息和應對極端氣候注意事項,保持師生情緒穩定;
4.必要時發布躲避通知,組織避災疏散;
5.配合有關部門開展災情監測的準備工作;
6.配合有關部門積極做好救援、搶救和醫療救助等應急準備工作。
(二)災害天氣發生后的應急反應級別
Ⅰ級事件的應急反應
學校幼兒園啟動Ⅰ級響應,并將災情及應急情況逐級上報至市教育部門;
Ⅱ級事件的應急反應
學校幼兒園啟動Ⅱ級響應,并將災情和應急情況逐級上報至區縣教育行政部門;
Ⅲ級事件的應急反應
學校幼兒園啟動Ⅲ級響應,將災情和應急情況及時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當地街道辦事處。
(三)各類災害的應急反應
臺風:
1、關好門窗,檢查門窗是否堅固,防止門窗玻璃脫落;
2、檢查電路、爐火、煤氣等設施是否安全,關閉非照明電源;
3、將養在室外的動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內,特別是要將樓頂、走廊、窗臺的雜物搬進來,室外易被吹動的物品要加固;
4、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
5、教育學生放學回家路上要特別注意高處墜落物體,建議師生、家長最好勿騎車回家。駕車也要保持低速慢行,看清道路。
6、如遇即將放學期間,通知走讀學生家長到校接孩子,通知騎車學生家長迎面接孩子,通知坐車學生家長校車調整后出發時間。風力過大校車停開,通知家長來接。
冰雹:
1、全體師生進教室躲避,嚴禁師生在樓房玻璃窗下和玻璃幕墻下行走;
2、及時清掃冰子和破碎玻璃;
3、如遇放學,可適當推遲,并通知家長。
????暴雨:
1、暴雨來臨時,學校必須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
2、暴雨時段,學校巡查人員和保安人員應當加強巡視,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有住宿學生的學校,要重點巡查學生寢室,若發現險情,立即向值班主管和單位領導報告,啟動應急處理;
3、強雷電天氣,切斷非照明電源;組織室外學生迅速有序進入教室,遠離旗桿、大樹等易遭雷擊區域;
4、一旦校舍出現險情,迅速組織學生有序疏散、轉移至安全地帶,要優先保證學生人身安全;
5、酌情提前放學以躲避暴雨并通知家長。暴雨如注時推遲放學,并通知走讀生家長,告知步行學生家長到校接孩子,告知騎車學生家長迎面接孩子,通知坐車學生家長校車調整后出發時間。如確需校車停開或中途因道路問題無法通行,啟動校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大雪:
1、根據雪情通知家長接送,避免走失、摔傷、凍傷等事故發生。學校應急領導小組根據雪情研究確定是否停課,報區縣教育局同意,并將學校決定通知家長;
2、及時檢查學校校舍、道路、設施(車棚、大樹、宣傳欄)積雪情況,對存在隱患區域設專人看護和清掃,采取防滑措施,設立警示標識;
3、及時清除積雪,確保校內通道暢通,隨時隨地保障師生的安全;
4、視路面積雪、冰凍情況校車加防滑鏈,低速行駛,告知家長時間可能推遲。嚴重積雪、冰凍校車停開,通知家長接送。
大霧:
1、用校信通通知家長可以推遲上學時間,校車將推遲接學生;
2、建議學生家長送孩子上學并讓孩子戴好口罩,騎自行車要減速慢行,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
????嚴寒:
1、幼兒園應急領導小組研究確定是否停課,報區縣教育局同意,并將幼兒園決定通知家長;
2、建議冰凍時師生步行上放學,校車加防滑鏈;
3、學校督促后勤食堂保證供應熱菜熱飯,及時供應開水;檢查水管龍頭爆裂情況,檢查學生宿舍的保暖性,關注少數住校生御寒衣物、棉被;
4、教育學生不到冰面玩耍。
高溫:
1、上午提前上課,下午推遲上課,暫停室外課;
2、開啟降溫設備,有條件的食堂煮綠豆湯讓學生消暑。少數學生可捈風油精等清涼藥品防署;
3、輕度中暑者送衛生室,重者送醫院并通知家長。
應急結束
極端氣候危害因素消除后,現場應急救援隊伍予以撤離,應急領導小組決定解除應急狀態。
四、預防措施
1、組織隱患排查。重點檢查建筑物、構筑物、公告欄、廣告牌、體育器材、吊扇牢固性,檢查下水道通暢性、廣播系統完好性,評估校園水道的防洪承載力,建設防雷設施,安裝應急燈;
2、應急物資準備。防汛、滅火器、防暑物品、保暖器材、除冰除雪工具、校車防滑鏈、汽車防凍液、防滑墊、車輛(送傷者)等物資準備;
3、預案及隊伍。極端氣候應急預案(含校車)的修訂及演練,組建搶險救援隊伍;
4、健全信息系統。建立包括所有家長信息的校信通平臺,分類建立極端氣候應急領導小組、教職工、搶險救援隊、走讀學生家長、住校學生家長、乘坐校車學生家長、騎車學生家長信息,以便及時向不同群體傳遞應急信息。保持各級、各類人員通信暢通;
5、獲取準確信息。所有校(園)長、校車駕駛員參加當地氣象局天氣預報短信服務,及時獲取極端氣候準確信息;
6、建立與當地公安、衛生、消防等部門應急聯動機制;
7、加強門前執勤。極端氣候上放學高峰期增加門前執勤人員,佩戴醒目標志,疏導交通。